Post

2025 - 07 复盘总结

空间数据系统体系与协议学习;COMSOL入门教程学习;Zotero安装与使用;个人网站搭建;健身与阅读

2025 - 07 复盘总结

1 本月概况

类别内容
理论学习通读赵和平版《空间数据系统》
技能学习COMSOL入门教程;安装使用Zotero
代码练习-
锻炼健身43次 31h18m33s
脑洞大开个人网站搭建;《半个小时漫画经济学1》

2 收获总结

  • 空间数据系统:
    • 背景与发展趋势
    • 标准体系(空间通信协议体系/航天器内部协议体系)
    • 技术基础(通信网络分层模型/交换技术/网络寻址和路由/多路复用/差错控制)
    • 空间网络(DTN<BP/LTP>/IPoC/封装包/空间包)
    • 主空间链路(遥控/遥测/AOS空间数据链路协议)
  • COMSOL学习:
    • 仿真发展简史
    • 多物理场计算(计算基础/建模流程/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)
    • COMSOL操作方法(实体建模/网格剖分)
  • 运动记录:

2025-07 运动时长 2025-07 运动时长

3 问题总结

Q1:协议阅读没写笔记,没有整理结构,读完脑袋空空
A1:画结构图,撰写博客

Q2:完全没写代码,知识没有落地
A2:主要是缺乏目标,可以将协议进行实现,上传github

4 计划目标

类别内容
理论学习完成剩余内容继续学习;几份协议结构图梳理;增加文献阅读补充
技能学习完成COMSOL电磁场学模块
代码练习手搓协议封装器+说明文档并上传;了解体系中算法的应用
锻炼健身-
脑洞大开进一步职业规划

5 整理思绪

在进行本月总结复盘时,发现自己对许多问题仅停留在表象,解决方法也仅仅是为了给出一个方法而缺少深度思考。

  • 例如,我能够意识到自己学习协议的方法(通读协议)效率很低,然后我给自己的解决方法就是要输出(做好笔记)。
  • 实际上,我的问题并不完全是没有做笔记所以效率低,而是另有原因导致我不做笔记
  • 进一步,我追问自己,为什么不想做笔记
  • 终于,触及问题根源,我认为做笔记没意义,因为觉得书里写得已经很全面了,需要的时候查书就能搞定
  • 此时,我的想法是将笔记的意义片面化了,记笔记的目的可以是多样的,“收集资料”“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”,当前我就可以选择后者
  • 写笔记不是为了记录“书里写了什么”,而是为了理清“你自己在想什么”,“内化+二次表达”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因果关系,理解协议之间的共性与差异,建立自己的逻辑表达
  • 至此,我再一次感慨自己对于“意义”的执着,这把双刃剑时刻影响着我,我该如何与它共处?
  • 求助多个AI,总结出以下可以改进的方面
    1. 认知重构:
      重视意义可以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事,避免盲目努力,但同时也容易陷入过度思考导致行动停滞的状态
      关键平衡点在于区分“前置意义判断”和“过程意义发现”,理解“意义是涌现的”这一本质,很多活动的深层价值往往实在行动中逐渐显现的
    2. 应对策略:
      创造意义孵化器:承认某些行动当下意义不明确,但先投入地做,然后反思意义,而不是等意义出现才做
      开发意义仪表盘:建立知识关联,记录产生顿悟时刻
      渐渐地在适当时机就能切换深度思考与果断行动的模式
    3. 笔记方法:
      左侧记录协议原文要点
      右侧提问“协议解决了什么痛点,与之前哪个协议思路相似,如果我来设计会怎么做”
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.0 by the author.